2007年6月7日星期四

佛教的现代魅力

郑庭河 2007/06/07

今天,面对一个祛魅化(以及价值多元化)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普遍的精神彷徨、虚空状态,传统宗教有必要寻找、树立其能够继续扮演具备指引、拯救意义的精神明灯之角色和定位,以及实践有关意义的方法和形式。否则,就只能沦为现代人在探索崭新的生存意义过程中足以参照、挖掘的对象,而非信任、皈依的对象了。

也许,已经很显然的局面是:今天的宗教已到了必须突破、超越单纯地仰赖本身的神秘感及神圣性来影响人心的传统式定位和做法了。如果佛教仍是一味强调其神密、神奇、玄妙(Occult)的色彩,渲染其高高在上的神圣、超然、脱俗、权威形象,虽或对许多平民信众仍有其摄化作用,但对于普遍个性化、知识化、政治醒觉性高的现代人而言,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催生认同感的。

是以佛教必须开展的是其更为理性、智性、世俗化、平民化的一面。坦白说,这对佛教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毕竟自创始时期开始,佛教就比其他宗教更带有重思辩、重经验、非神化——乃至无神论,以及非阶级化、超越保守政治观念与利益的色彩。所以说,佛教本质上是有其符合现代性之价值基础或基因的,只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价值未必时时都遭遇可以彰显自身的有利条件而已。

事实上,当今的某些佛教组织大力开展其文化教育、医疗慈善、社区建设及学术理论等事业,就是在树立佛教的新魅力。这些偏向世俗及学理层面的工作虽然可能弱化了传统佛教的神秘感,甚至其神圣性,令佛教更理性化、更为平凡入世、更贴近人生和民众,但却正好契合了现代社会祛魅化演变中的现实情境和标准。

应主动关注民生与尊重知识

其实,纵观现代化社会的各大宗教,几乎多少都改变了以往的定位及形象,而更为主动的关注民生、尊重知识。如此的新定位和新形象,以及其所产生的积极社会功效,正是导致不少传统教会得以成功转型而不至于为现代民主、开放、多元化社会所蔑视、敌视、排斥、遗弃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宗教体制往往把信徒置于被动的下方位置。佛教由于本质上的肯定自修自度,以及众生皆有佛性的信仰,还属于比较注重个体的主体性了。然处于传统的大环境中(比如中国根深蒂固的宗法等级文化之下),还是免不了欠缺制度上对一般信众参与教务的开放性、民主性。

然而,今天的现代社会普遍建基于明确的民主、开放、平等、自由等价值和理念上,信众对教务的发言权和参与权显然已大为提高。比如相对于传统寺院,一些居士团体或个人于教界已开始扮演更为主导、关键、活跃的角色。

事实上,居士团体也往往比寺院更能适应现代化的转变而做出恰当的反应,毕竟其传统包袱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我国四处林立的居士团体,更是自独立以来推动大马佛教蓬勃发展的主流动力。

我们有理由乐观的预测:基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及开放趋势,若有理论上的宏观建构与思想启蒙之配合,宗教教务的公开与下放将引导佛教走向更为世俗化、入世化、智性化等上述演变,而圆成当今佛教的现代性内涵及魅力。

《转载自南洋网-登彼岸- 墙角云思》